钓鱼岛纷争使欧美韩企业坐收渔人之利
编辑:亦蓝 [ 2012-9-20 10:24:36 ] 文章来源:舞台灯光网
一石激起千层浪,最近,钓鱼岛争端的火速升级,抵制日货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非暴力手段下国人表达心声的主要方式之一,以致在多地出现针对日本品牌的“打砸烧”等过激行为。有舆论已经将抵制日货的呼声与百余年前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联系起来。实际上,与当时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急剧渗透相比较,与日本有关的物质和文化产品纷至沓来的程度并不逊于前者,更遑论与东瀛之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各种载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趋势尤甚,人们或会发现手中握着的一支笔也赫然贴着 MADE IN JAPAN 的标签。
而在专业娱乐设备及电子产品方面,诸多日本品牌,诸如索尼、松下、NEC、雅马哈、第一兴商、铁三角、BIK、BMB等更是牢牢占据着域内翘楚地位。在全球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的今天,品牌渗透早不鲜见。在此背景下,钓鱼岛纷争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爱国情怀与品牌力量的抉择是最为纠结的问题。
当然,在多元化的今天,包括专业娱乐设备在内的很多领域,中国的老百姓其实并不缺少其它先进品牌的选择,最近一份调查显示,随着钓鱼岛局势的紧张,伴随日本产品销量的明显下降,欧美及韩国品牌相应产品骤然走俏。众所周知,其实在很多领域,欧美、日韩的品牌实力都不相伯仲,如专业音响方面,英国玛田,美国百威、哈曼都是上选之一,其在专业演艺设备方面的深厚积淀为其在全球树立了广泛的认可度和公信力。消费者的最终选择很多时候是基于直观考虑,如今,除却日货,它们无疑是最好的他选。值得一提的是,在纷纷摒弃日货的同时,国货当自强的呼声也不绝于耳。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口号虽高亢,却未能在消费者当中形成群体效应。从中可得出一个较有意思的现象,国人或在表达爱国情怀之时产生过激心理,然而对品牌力量的评断却不含糊。品牌力量的树立非朝夕之功,而国产品牌的长期积弱使其难以在短时间内赢得国内消费者足够的信任。
不可忽视的还有另一个现象,由于担心当前局势会殃及池鱼,在华投资的日企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低调保守的态度来应对汹涌民愤,部分企业已经相继撤离日籍员工。甚至以往一向以标榜东瀛品牌作为品质保障的某专业娱乐品牌亦悄然重新“定性”,改为宝岛出品。消费者的品牌取舍、企业的观望迟疑无不说明,钓鱼台局势的继续恶化对于中日双方而言都将是两败俱伤,也可预见,在状况明朗之前,欧美、韩国等品牌将继续坐收渔人之利。
文章来源:舞台灯光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有意与本网合作者请与我们联系。未经《舞台灯光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