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美术十年 2012中国舞台美术与技术邀请展综述
舞台灯光网舞台灯具资讯 更新时间:2012-3-16 11:31:29 编辑:亦蓝 [
大
中 小 ]
3月2日,为期4天的2012中国舞台美术与技术邀请展在广州闭幕。这是继2003年中国第二届舞台美术展览后的又一次舞美界的盛会,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广东演艺设备行业商会联合主办。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蔡体良介绍,本次展览汇聚了28个省份、5个艺术院校以及中直、部队系统新世纪最近十年来的舞美作品,这十年,中国舞台美术借助舞台科技上升到新的创作水准和发展阶段。综观十年来舞美创作,呈现了三大特色:首先是舞台形式的多样化,其二是高科技与舞台美术的互动结合更突出,三是舞台美术的地域化特征日渐鲜明。
舞台形式多样化
回顾新中国的舞台美术事业,与新中国戏剧舞台一道,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日渐壮大。尤其新世纪以来,戏剧艺术创作观念的多元化,艺术视野的开拓,形式的多样化,使舞台的直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近10年作品来看,舞台形式的多样化给人印象深刻,体现在:舞台呈现写实与写意兼具;在手法上兼容了实与虚、再现与表现、具象和抽象、幻觉与非幻觉;舞美在融入戏剧为演出服务的过程里,彰显出造型艺术独立的审美价值存在。
先说戏曲舞台的创作。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剧目、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创排的大型现代花鼓戏《老表轶事》(舞美设计谭国强),它的舞台美术突出了戏剧的现实感和时代感。长沙的标志性建筑天心阁贯穿全戏,作为舞台背景,营造了时代氛围。与之相比,济南市京剧院《重瞳项羽》(舞美设计于鹤咏)似乎更加写意。该剧舞台景观的营造凸显简约、空灵,以“空”为原则创造意象化的空间,强化保留了京剧传统的艺术元素和艺术特色。河南省豫剧二团《苏武牧羊》(舞美设计季乔)同样追求意蕴和时空自由。创作者对传统镜框舞台进行结构调整使用,拓宽传统镜框舞台附属空间利用及舞台空间自由分割和大斜坡、大转台巧妙结合使用,后天幕区根据剧情发展,时空转换自由,利于演员表演。
话剧舞台美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创造了多元化的“画廊”。著名舞台美术家薛殿杰在《四世同堂》做到了“换景就是戏”,舞台时空完全打破了原著小说的结构,将祁、冠、钱三家及小羊圈胡同同时展现在舞台之上,又通过移动装置将不同桥段各家的舞美布景逐一展开,充分展示了老北京的胡同风情。明星版《红玫瑰与白玫瑰》(舞美设计刘科栋)的现场,黑色深邃的舞台中间,透明的玻璃通道从台前延伸到台后,将舞台一分为二,男主角自由往来其间,而“红玫瑰”在右边,“白玫瑰”在左边,这让佟振保与情人“红玫瑰”的热恋,与妻子“白玫瑰”的沉闷婚姻同时在一个舞台空间上演,让戏剧的冲突更加集中。《万事根本》(舞美设计罗江涛)中一群拖家带口的农民要饭大军在旋转的舞台上走啊走,走得人心碎。舞美设计非常有撞击力,主体造型感强,烘托了人物命运。
蔡体良对舞台美术的多元化态势的评价是——这意味着创作者并不死守一种创作手段,更多的是“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在不同程度上超越了传统的戒律。
科技与舞台美术互动
近十年舞台美术突出的一点是科技的介入与广泛运用,使舞台的面貌焕然一新。舞台上展示的声、光、色、烟、形等,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感受世界,而这无不依赖新型的舞台机械、材料、器具、光源、电脑控制设备等。同时,科技拓宽了舞台艺术展示的领域,舞台美术“疆界”已从剧场延伸到更大的舞台上,例如大型文体活动、各类电视舞台晚会、大型展会等。
越来越多的舞台美术家注重LED视屏、LED节能灯、投影技术等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国家一级舞台美术设计师苗培如,曾担任2008北京奥运会闭幕式设计室主任,设计过多场国家级大型演出,如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天地浪漫曲》﹑国庆50周年大会堂演出《祖国颂》﹑国庆55周年大会堂演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56个民族柱也出自他的创意。他认为,高科技的介入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但新手段必须同剧作要表现的题材、内容、主题相结合。他即将接手一个舞剧,打算利用一种全新的高科技投影技术表现中国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
根据展览作品,可以观察到LED视屏已经广泛应用到大型歌舞晚会以及广场性演出中。《首届中国农民歌会》(舞美设计苗培如)、实景乐舞《周颂》(舞美设计毕启亮)、2011CCTV7春节晚会《亿万农民的笑声》(舞美设计何雄)、《江西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晚会》(舞美设计陈立平)都成功应用了LED视屏,以具象、写实的绘画性展示,强化了具亲和力的观赏性。另外,舞台灯光的艺术创造和新器材、新设备的投入,都较以往有了很大超越。多部作品中,灯光的明暗、色彩变化在营造环境、时空转换、渲染人物情感、展现人物心理空间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蔡体良介绍,本次展览与广州演艺设备、智能声光产品技术展览会同期举行。该展览会吸引了全国300家厂商,展览面积4万多平方米,参展范围涵盖了舞台演出音响、公共广播、会议系统、舞台灯光、麦克风、舞台周边设备等领域。这使舞台设计家、舞台技术家、舞台企业家能更好沟通与了解,即一方面企业生产的技术产品要对路子,服务于舞台创作,另一方面,舞台设计家的艺术创作,需要了解先进的技术产品,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地域化特征凸显
舞台美术的新面貌还包括地域化特征凸显。结合各地独特风土人情、民族民间技艺,舞台美术越来越多地体现了不同地域特征。如山西长治上党梆子剧团《剪纸姑娘》(舞美设计郝斌武等)刻画了山西民间剪纸人的生动形象。又如江西省歌舞剧院《赣风》是一部反映江西山水、人文、风俗、民情的绚丽舞台艺术作品,融入了滕王阁、景德镇青花瓷等具有江西特色的文化符号,舞美、服装、道具美轮美奂。
就地域特色来说,宁夏、青海、广西、云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舞美作品体现得就更为明显。云南歌舞《阿诗玛》、《云南印象》,京剧《凤氏彝兰》、《白洁圣妃》,花灯《小河淌水》,大型晚会《丽水金沙》在舞台布景上,经常选取密林、白塔、梯田。青海舞美作品则经常出现花海、草原、青海湖等布景。宁夏舞台布景常有塞北大漠、村寨古堡。广西舞美创作里,绣球和壮锦经常出现。绣球是壮族男女相恋的信物,五彩壮锦以红、黄、蓝、绿、白为基色,鲜艳绚丽。这些民族元素运用到舞台布景中,体现了壮族人民热情率真、心灵手巧的形象。
一些隐忧与问题
在肯定舞美十年整体上的全面发展的同时,蔡体良、曹林、马路等多位业界专家也谈到一些隐忧与问题。譬如舞台美术年轻人“就业难”亟待解决。据统计,现在全国大概有10所高校开设舞美系和专业,每年毕业生只有200多人,却存在就业难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舞美设计师的工作理解狭隘化,造成舞美毕业生没有开放的就业思想,找不到合适工作。人才建设困难还在于艺术资源被少数知名的创作者占有,在全国性的艺术节上,常会看到一两个出名的舞美设计、灯光师参与多个剧目创作。透支、过度依赖使用外援,对各地艺术院团本地后续人才的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在人才培养和教育上也有新问题产生。中国戏曲学院马路教授曾撰文指出,舞美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不够全面,缺乏舞台特殊机械的应用设计、声光电火等特技的设计与控制、演出运行的操作管理规范研究等人才。
舞美创作技术至上的倾向也不可忽视。尽管高科技有种种利好,却有人走向极端。采用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但是创作上还存在盲目性。譬如当前许多创演单位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能够运用种种高科技的技术手段使舞台美术创造和制作更加丰富多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戏不够、舞美凑”,科技手段没有转化为艺术手段,这是舞美创作缺乏人文精神的表现。为纠正这种不良倾向,蔡体良建议:在舞台艺术创造中,舞台美术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注意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才能与其他艺术创造默契配合。这是遵循艺术的基本法则。舞台美术是创造戏剧的外部形象,不能替代人物形象的塑造。(
更多相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舞台灯光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视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