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文化市场的发展和健全,“舞台美术的疆界” 已从剧场舞台“延伸”到更大的舞台上,例如大型文体活动、各类电视舞台晚会等等,其制作幕后都有舞台美术设计师的身影。作为国家一级舞台美术设计师,苗培如较早地顺应这个创作的潮流,走向大舞台美术范畴的创作,多次参与国家级大型文体演出活动的创作,尽显其艺术创造的活力。
[记 者] 苗老师,您好!在薛殿杰舞台美术研讨会上,您是作为主持人的身份登场,没有发表言论。借此采访机会,请您先谈谈您对薛殿杰老师的艺术成就还有这次研讨会的看法?
[苗培如] 薛殿杰老师在中国舞台美术上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刚从德国回来的时候,在当时写实主义一统天下的环境下,他提倡了一些新的东西。他的作品不断地涌现,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就觉得像有股新鲜空气吹进来,但是当时还总结不出那么高的理论。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在国外剧团涌进来之前,实际上薛殿杰老师的作品已经在另外一个流派中有引领的作用。他影响了一大批人,也影响了当时舞台美术面貌——多元化的面貌。
这次研讨会是以薛殿杰个人命题的研讨会,但实际上,这次研讨会的意义不仅在于研究薛殿杰本人的艺术成就,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我觉得舞台美术的理论和事业发展到今天,包括我们国家的演艺事业,其实早就应该举行这样的研讨会,只不过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市场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下,缺失的是理论的支持。一个强大的艺术体系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根基,如果没有这个根基,就不会更好地往前发展。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办研讨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戏剧发展的需要,也是舞台美术发展的需要,它的影响力足以扩大到整个文艺界,或者是演艺界。
我觉得这次研讨会应该早开,当然现在开也不晚,而且还有人提出今后应该继续召开这样的研讨会。我们国家有成就的老艺术家很多,应该总结他们的艺术成就,专门研讨他们的艺术创作,这样对今后的发展肯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事业总是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所以这其中是有一个延续的作用!
[记 者] 您认为对理论的总结很重要?
[苗培如] 理论是基础,研究理论又是为了指导实践。当实践到了哪一步,理论就要跟上哪一步,理论的升华给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的是更好的发展。艺术上可以有不同的声音和看法,其实大家都可以一起探讨,理就会越讲越清。不像过去一统天下,而是今后会越来越多。就像我们国家现在大型广场变得越来越多,这跟整个综合国力的提高,跟整个世界文艺的发展,几乎都是同步的,甚至中国某些方面还是走在世界前面的。比如说从08年的奥运会到09年的国庆,还有今年年底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是中国目前世博会之后的一件大事,这些在国内举办都说明中国广场表演艺术,我认为在某些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这一点都不夸张。当然有很多方面还差很多,还要向别人学习,但是在这些方面,中国值得总结,值得研讨发展。
[记 者] 您刚才说到中国广场表演艺术,在某些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您是指哪些方面?
[苗培如] 机会最多,这是我们国家的特点。这一点我有个体会,2007年的年初和年底,中国文化年在莫斯科搞两场开幕式和闭幕式,文化部派我过去搞开、闭幕式,我当时就想到俄罗斯这个国家没有这种晚会,咱们都司空见惯了,到别的国家做这种晚会,人家看了肯定觉得很新鲜。
[记 者] 关于会上很多同学提出的舞美专业学生毕后转行问题,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苗培如] 现在办了那么多的舞美系,学生毕业之后不一定向像我这样在一个剧团里工作。06年在上海戏剧学院举办的国际研讨会,他们定的题目是“舞台美术的疆界”,就是说舞台美术的外延已经扩大了,绝对不像过去我们上学时候那样,就在国家分配的剧团做设计,不管国家剧院或省级剧院,那时候是这样的。现在舞台美术的疆界,严格来讲,学科越来越细,越来越多,但是它的疆界也是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做园林设计、场馆设计。
我接触过很多的旅游设计,就是到某一地方,人家要重建一个剧场,从一个剧场角度去设计,不属于任何剧团,它可能属于地方政府、国家单位、民营单位。我最近在黄山做的旅游设计,就完全属于民营单位。他们要在黄山建一个剧场,那个单位是搞房地产的,他意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所以就请我们这些相对合作固定的创作团体过去,从剧目的产生到剧场的策划,完全是围绕戏剧去做剧场。像这类的,过去是没有的,这几年特别多,包括剧场的都是。奥运会是在鸟巢已建好的体育场中进行设计的,而这次亚运会是没有体育场,完全是在一个岛上,你就碰到了一个新课题,你甚至连岛上的基础设施都不知道。考虑到后亚运时代,亚运做完之后你怎么留给广州,因为那将是一个永久性的建筑,这些都是要考虑到的。再比如说国庆60周年我设计的56个民族团结柱,天安门广场那不是舞台,当然也可以说是巨大的舞台。所以对于舞台美术出身的人,你所从事的职业、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这样要求你的学识非常丰富。不但要掌握剧场这样一个物理空间,你还要掌握广场、体育场,就像天安门广场,你要通盘考虑、总体考虑。
[记 者] 如果发展趋势是这样的,越来越注重综合性,疆界越来越广,那学习的时候该怎么入手,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苗培如] 记得研讨会上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有位同学就问,现在的设计图是电脑图还是手绘图,我当时也没有多说,实际上这个问题的提法就不应该这么提。不管是电脑图还是手绘图,我的看法是,舞台美术还究竟叫“舞台美术”,顾名思义是在“美术”这两个字上。舞台美术的学生掌握美术基础是为了提高观察事物、掌握空间的审美和鉴赏的能力。不要求你画的有多好,当然反过来讲,你画的越好,你的理解肯定会更深。你真正对艺术的理解,是通过美术手段去掌握,这对你将来艺术的洞察力、掌握戏剧剧本的要素、如何处理空间是有绝对的好处,这属于基本功的层面。当然现在新时代电脑描绘一定要,学生说不会电脑图就会失业,光会美术也不行,所以我觉得这是全面的,包括动手能力、对高科技的掌握,这些对于舞台美术的初学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在现在教学当中,有些是不太注重绘画或是基本功的训练。我想任何行业都有基本功,包括音乐、歌唱事业都有基本功。所以现在舞台美术涉及面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你想想什么都牵涉到舞台美术,一个橱窗的设计,一个展览会的设计。世博会中那么多场馆的设计,好多都是做舞台美术的,里面都有很多跟戏剧都有关系,做舞台美术最好接触那种设计。当然搞园林的、景观设计的也可以,但现在很多专业即细又融合,他有时候分不清楚。对于舞台美术专业的学生,他的优势可能在于他起码对空间的处理有很清醒的认识。
[记 者] 苗老师,你的创作经历很丰富,能从你设计创作的作品中讲讲你其中一次创作经历吗?请您给年轻的舞美设计师们在设计创作过程中提一些建议。
[苗培如] 就说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56个民族的柱子。那是最早北奥公司找我策划方案,我当时就马上想到天安门广场这么大的空间,它又不是舞台,但是要转播给全世界亿万个观众看。天安门广场已经有成型的天安门纪念碑,还有两大建筑,已经形成一个很完整的、很庄严的庆典式广场,既不能画蛇添足,又不能破坏原有庄严和庆典的气氛,该拿什么东西才好?结合中国的形式,建国60周年,共和国的蓝天靠什么支撑呢?我当时就马上就想到靠56个民族共同托起一片共和国的蓝天,我当时的构思就是一句话,如果那么开阔的天安门广场有56个名族的柱子,擎天柱般的支撑在那儿,颜色就是中国红,就是跟天安门的红墙,跟人大会堂、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都有共性和和谐,他一点都不破坏天安门原有的那种庆典式的广场布局,你只能给他增添节日喜庆庆典的气氛。后来这个方案拿到市委刘淇书记那里,当场就通过了。
其实这个构思产生很偶然,就是很随意的就产生了。但是你要知道你要干什么,你是在什么空间里面做,你做的是什么。也就是说,首先要知道的是什么空间什么地点,然后你的任务是做什么,你要把这两条搞清楚,从这两个方面去构思。其实构思的闪亮点,理论上都特别清楚,不论是舞美构思、艺术构思还是戏剧构思,他都是从无到有。我很少看到一篇文章,告诉我们构思到底怎么产生,但是它就是一个从事这个行业的艺术家本人素质,你所掌握的知识、文化素质、专业知识高度融合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洞察你所要洞察的事物。
[记 者] 每种艺术形式刚开始肯定是进步发展的,可是以后就会慢慢的出现问题,现在有种理论呼吁大制作太烧钱了、不理智,您对这一点有什么看法?
[苗培如] 所谓大制作,如果你是符合你所从事的剧目或者晚会,多大都不为过,一定要辩证地看待。如果你的投入和产出不相符合,绝对不能拿钱或规模的标准来衡量,而是看你所起到的作用对与否,因为有些东西你没有高科技的依托,现在时代发展了,现在全民的素质在提高,全世界的素质都在提高,传媒这么发展,通过奥运会我们就知道,国内硬件一点也不落后。但是看你怎么用,用得不好就是浪费。关于这个问题,文艺界、理论界争论了很多年了,包括中央也很重视。从事这个领域的专家也在呼吁不要大制作,我特别赞成这个观点。所谓大制作,是盲目攀比,不计后果,不考虑艺术效果,但钱绝不是“红娘”。你从开始浪费,你花多少钱都浪费,但如果有东西搞的好,你花很多钱,达到了效果,从中产生的效应能成正比,就不是问题。我坚持这个看法,所以一定要辩证地看,不能笼统地说你花钱多的就是大制作。
我最近在外省看了一个旅游演出,他几乎把国内所有旅游演出的科技手段都用上了,从头到尾目不暇接。整个剧场有一千多的观众席,演员也众多。可我看的那场,观众也就二百多人,他也得演,这就极大浪费资源。但这是什么问题呢?它什么都有,但剧本不感动人,它展示了当地的艺术与戏曲, 高科技手段很多,什么都有了,可没有出色的情节、没有感人的事件。没有好的创意,没有感动观众的亮点,那你做什么无非就是展示。看完了之后不过如此,缺少艺术感染力,我觉得这样的制作就是现在大家认为的大制作。
人物介绍
苗培如
河北乐亭人,擅长舞美设计、油画、水粉画。
1962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196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国家一级舞台美术设计师,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历届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会舞台美术组副主任,文化部文华奖评委、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委等。
设计的舞台艺术作品
《年轻一代》、《战太行》、《西安事变》、《12个月》、《原野》、《神镐》、《红蜻蜓》、《豆冠镇的居民和强盗》、《日出》、《复活》、《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塞上昭君》、《乞丐与王子》、《少年周恩来》、《特殊夏令营》、《之伢子》、《月光摇篮曲》、《香魂女》、《穆桂英挂帅》、《忒拜城》、《享受艰难》、《香格里拉》、《饼干小子》、《蔚蓝色的浪漫》、《大唐华章》、《华彩唱风流》、《红菊》、《怪物的眼泪》、《乐府画廊》、《天鹅湖》、《泸水彝山》、《勐巴拉娜西》、《木兰诗篇》、《火一样的羞涩》、《蝴蝶之梦》、《红楼梦》、《安徒生之旅》、《梦回大唐》、《小蝌蚪找妈妈》、《年》、05版《12个月》、《嘉水绸韵》、《拇指姑娘和青蛙王子》、《龙舞京城》、《康定情歌》、《梦幻康巴》、06版《月光摇篮曲》等。
设计的国家级大型演出
99年昆明世博会《天地浪漫曲》﹑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百花赞》﹑建国五十周年大会堂演出《祖国颂》﹑建国五十五周年大会堂演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澳门回归《爱我澳门﹑爱我中华》和《江山赋》﹑《第22届万国邮联晚会》﹑西藏解放五十周年《祝福西藏》﹑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5南宁民歌节闭幕式《风情东南亚》﹑第一届中国诗歌节﹑第一届宁波时装节﹑青岛啤酒节﹑第23届潍坊风筝会等。
设计中央电视台98年抗洪救灾电视晚会,建国五十周年《江山如此多娇》、《第五届长春国际电影节》及多次设计《同一首歌》。北京电视台86年﹑99年春节电视晚会等。多次设计《北京文化节》随团访问各国。1994年至2006年十届担任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舞美总设计及策划人之一。2005年在纽约林肯中心演出《木兰诗篇》,2006年1月赴维也纳演出《印象中国》。
多次参与国家重大演出活动及外事任务,2004年为中国党政代表团访朝、2006年为胡锦涛主席访俄赴朝俄先期考察演出事宜等。
所获奖项
多次获文华奖﹑星光杯优秀美术奖﹑荷花奖﹑金狮奖﹑艺术节大奖﹑学会奖等全国性大奖和国务院立功,是载入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儿童戏剧史》中专著介绍的二人之一。其作品根据不同的艺术类别诠释风格迥异的演出样式,设计风格高雅细腻、大气恢弘,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舞台美术家。